联系热线:
15398387702
新闻中心
NEWS

绽彩医疗-胃壁占位性病变诊断要点

发布日期:2022-04-07 09:12:35   来源 : https://mp.weixin.qq.com/s/UOAR10jNjgf1BONNPOdiAw    作者 :胃肠不柯 细语晓声公众号    浏览量 :1936
胃肠不柯 细语晓声公众号 https://mp.weixin.qq.com/s/UOAR10jNjgf1BONNPOdiAw 发布日期:2022-04-07 09:12:35  
1936

层次来源是大招,

形态回声来爆料 。

造影弹性可辅助,

锁定诊断在今朝。


胃壁占位性病变(胃癌除外)诊断要点总结:

1.确定层次来源 

2.形态及内部回声特点 

3.可结合造影、弹性成像等特点


  层次来源分析思路:

1.观察肿块黏膜上皮线起始至肿块的回声线有几条或浆膜线起始至肿块的回声线有几条以确定位于胃壁哪一层 。

2.肿块位于的层次是否有本层分离征象 。

3.观察肿块与哪一层相延续 。

4.注意较大肿块位于的位置不一定是起源层次,要确定肿块粗或细蒂相连的层次是其来源层次。

  形态特点:具体表现可见本公众号其他文章。

  回声特点:病理组织结构决定了肿块回声表现,通过肿块回声表现分析病理组织结构(具体回声特点可见本公众号其他文章)。

  造影、弹性成像特点:血流成像特点、肿块硬度也可作为诊断参考。


  通过近几年我的讲课、公众号文章以及微信群病例分析,越来越多的超人们已将胃壁占位性病变的重要诊断依据之一--层次来源分析,成为诊断的常规思路。大部分病例(胃癌除外)主要层次来源(未囊括全部)总结:

(L1:小凹表面上皮及前后组织界面反射回声

   L2:腺上皮及固有层

   L3:黏膜肌层与固有层的界面反射回声和/或黏膜肌层与固有层的混合层

   L4:黏膜肌层

   L5:黏膜下层及其前后组织界面反射回声

   L6:固有肌层

   L7:浆膜及其前后组织界面反射回声)

各层易发生病变(胃癌除外):

L1、L2:增生性息肉

L2 :  胃底腺息肉、腺瘤、神经内分泌肿瘤、MALT淋巴瘤

L4:平滑肌瘤、间质瘤

L5 : 神经鞘瘤、异位胰腺、炎性纤维性息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脂肪瘤

L5-L6之间:间质瘤、血管球瘤

L6: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鞘瘤、异位胰腺

L7:反应性结节性纤维性假瘤(其余各层也可发生)、异位胰腺


超声七层图示部分病例层次来源(图片来自我的课件):

病例一,自黏膜上皮线起始至肿块,胃壁超声七层显示了强(LI)-低(L2)-强(L3)-低(L4)-强(部分L5)五层线,强烈提示肿块跟L5(黏膜下层)关系密切,结合肿块长轴与胃壁长轴一致的特点,超声首诊胃淋巴瘤,病理免疫组化结果证实:

病例二,超声胃壁七层不显示、只显示五层时,自黏膜上皮线起始至肿块,胃壁五层显示了强(L1)-低(L2)-强(L3-5)三层线,强烈提示肿块跟L6(固有肌层)关系密切,结合混杂回声特点,诊断为间质瘤:

病例三,胃体前壁位于黏膜下层的异位胰腺,其前后均可见L5(黏膜下层)的部分强回声线,呈“黏膜下层分离征”:

病例三,十二指肠球部的平滑肌瘤,内部极低回声,其两端与L6(固有肌层)延续,提示L6(固有肌层)来源:

病例四,直径9.5cm的肿块,腔外型生长,放大图片清晰显示2.0cm左右的蒂与胃壁L6(固有肌层)相延续,结合形态及回声特点,超声首诊高危险度间质瘤,术后病理证实:


声明:胃肠不柯 细语晓声公众号文章均为原创,感谢许多超声同仁对我原创内容的厚爱而引用,敬请经本人同意后注明原创作者及出处方可引用。


总部电话:
400-168-3618 15398387702
深圳市福田区梅林多丽工业区3栋
关于绽彩
联系电话:
产品中心

Copyright @ 2021. All rights reserved.云南信乐康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滇ICP备17009070号-3